獨家對話|羅克斯特倫:如果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倒退 歐洲汽車業或麵臨雙失局麵
郝倩/發自瑞士達沃斯
在此次冬季達沃斯開幕的同一時間,美國宣布再次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《巴黎協定》。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現場,新浪財經對話了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主任、波茨坦大學地球係統研究教授約翰-羅克斯特倫(Johan Rockstr㶭)。對於歐洲的氣候問題監管和政策框架,世界經濟論壇與會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

作為全球公認的可持續問題科學家,全球水資源領域領先科學家,羅克斯特倫教授對新浪財經明確表示,“對於美國這一決議,我們有理由擔憂,畢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溫室氣體排放地”。
“這不僅意味著美國本身在應對氣候變化時行動力會放緩,還會給其他國家帶來極大的溢出效應。除了一些民粹主義抬頭的國家,還有一些歐洲國家,現在也想放緩應對氣候變化的一些舉措。
”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要在一起專注的工作,加速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,逐步淘汰化石燃料。此時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放緩或者倒退。“
此外,羅克斯特倫認為,他此次在冬季達沃斯,感受到私人板塊對於應對氣候變化依然相當積極,保持原來的路徑。歐洲有一些國家也明確表示不會改變應對氣候變化的路徑。總體而言,目前看來歐盟的方向不會改變,但有一些板塊可能會通過遊說去試圖做出改變,幸運的是歐盟的氣候法規很好的植根於政治體係中,很難因遊說而動搖。
所以在針對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,羅克斯特倫認為:“我們真的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分叉口”,“要仔細觀察接下來數周的形勢變化”。
對於應對氣候措施可能對歐洲產業所帶來的影響,羅克斯特倫表示,擁有一個極具野心的氣候政策,且這些政策都是有科學依據的,那不僅會應對氣候危機有所助益,還會增加產業本身的競爭力,尤其是歐洲的汽車產業。
對於應對氣候危機的堅持,可能會逼著很多企業加速創新。當然,考慮到目前全球市場的狀況,中國在創新領域突飛猛進,已經向全球市場推出了極具競爭力的高品質電動車和電動卡車。
如果歐洲在應對氣候變化舉措中不進反退,就會有一種潛在的可能,即歐洲麵臨“雙失”的窘境:在傳統燃油車的困局中,被困的更久。
然而,並不是所有人都讚同羅克斯特倫的看法。
歐洲為氣候變化所作出的諸多監管措施,在有些企業家看來已經成為不可承受之重。例如沃爾沃公司主席兼CEO Martin Lundstedt表示,目前監管的整體途徑已經開始成為一種“詛咒”。生物科技公司Novonesis的主席和CEO Ester Baiget,希望看到一些“少些痛苦”的舉措出台。